不知怎的,忽然想起那年夏天,在晋祠楼阁外,用手机拍下盛放的睡莲。
那一日,我们在千年古祠前邂逅,然后分别。
这样一期一会的缘分,何止是你与他,她与你,我与睡莲。
第一次读《百年孤独》,觉得晦涩,至一半而弃读。后来,在深邃痛苦之后沉坠无边孤独,想起那本经典之作,涌生重读的愿望,却终未成行。在书卷之外,用真实的手指,触摸这尘世的冷与暖,相遇与分离,那些温暖快乐的相聚,那些痛彻心扉的分别,都如同雕刻,丝丝入木,纹理清晰。
不知不觉又到深秋,一场秋雨过后,分明地感受到季节的转换,一年的时光,又已流走大半。是从何时开始明白,在这世上,你无法留恋和挽留什么,时光更是如此。一个人所能做的,不过是对当下的一切,怀着感恩的心去呵护与珍惜。
“当我们遇见,应找到一处地方,看花、喝茶、并肩坐着,说些絮絮叨叨温柔而轻声的话。”喜欢这样的感觉。喜欢这样的情谊。纵使遭遇多少无常变幻,内心对真挚情感的向往与珍惜,仍然坚韧固执,生生不息。于是愈来愈用心地去对待生命里每一个值得珍惜的人。放下曾经的任性、清高、倔强,用一颗宽和的心,去面对自己亲爱的人们。
是的,宽和,而不是宽谅。觉得“谅”字里面,总有无奈和勉强的成分。而“和”字则不同,这个字里面有感情、有温暖,有用句词无法表达的情分。
其实,中年以后的时光,已不再是为自己活着。为家人、为朋友、为事业、为社会,只愿自己每一日不停歇的劳作,能于一人、一事、一域,产生一定的意义,便是最欣慰的收获。
你是否相信,当一个人不再处心积虑索取获得的时候,反而会有意外而惊喜的收获。
真的是这样的。当一个人放下诸多得失计较,反而能拥有院落里硕硕盛开的花朵,池塘中款款圆润的明月,树叶间飒飒而过的微风……种种美好,无邀而至。
于是拥有了气息相投的朋友,一起走过许多年许多年以后,忽然发现,彼此已经成为另一个自己,相对交流,仿佛临水而照,有着同样清澈的灵魂。
于是拥有了这样的场景:和心意相通的朋友,把桂花酒盏,持淡菊茶盅,相对清谈。那一刻,刚好阳光绚烂,金黄色的树叶簌簌落下。
于是拥有了这样的因缘:用心灵写下的文字,在某个时空与懂得她的心灵相遇。或者有时也不需要全然懂得,只是一瞬的感动,便完成了一次心灵交集。
是呀,这世间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别重逢。
久别重逢之后的相遇,又何必计较与纠结。你所有对别人的好,甚至都不需要对方记得,只留给自己在某个安静的夜晚,伴一盏清茶,慢慢回想,那些温暖和光亮,会反射回来,照亮你自己。
人在红尘,被错综交替的尘事推搡着前行。在这样的过程里,渐渐懂得,真正的成熟,其实就是你经历了那么多人生悲喜、挫痛无常,仍然拥有微笑的脸和笃定的心。就是你看惯了那么多人世冷暖,依旧相信世间有美好,人间有真情。
这尘世的一切获得,都是恩赐。这尘世的所有付出,皆为责任。
就这样,用简简单单的真诚把自己晒在明亮的光阴下面,对所有相遇的朋友说:嗨,你好!是呀,我就是这个样子,从没有改变过。你看阳光多暖,这世界,温润而美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