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后素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4

50岁,说说余生

$
0
0

 



50岁,说说余生

——你好,2021

 

冬日。是冰冻了的一枚红叶。穿上厚厚棉服信步出门,拍下季节凝结成的琥珀和雪地上发呆的小狗。回到书房,保温杯里有温热中药,用来调理颇感不适的身心。文友推荐的《蔬菜江湖》,这题目就很诱人深入。不觉又是岁末,在不停奔波的路上,总需要偶尔停下来,问一问心,余生,想成为怎样的自己。或者,也无须多问,走着走着,就成为了自己。

一直是一个喜欢静的人,连读书,也偏好于安静的文字。诗词也是。比如:“一瓶一钵一诗囊,十里荷花两袖香。”还有:“梅子黄时雨,细细落山前。竹下闲坐久,一一数青莲。”年少时觉得爱好是爱好,人生是人生,可慢慢才知道,一些浸润身心的爱好,是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,进而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的。从我自身来说,这样一些安静着的爱好,使我常常在忙碌工作之后的业余时间里成为了另一个人:安静、一言不发、只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不肯抽身。而且,愈发的不喜喧嚣,愈发的不习惯接触虚伪世事,只想真实而安静地活着。

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认认真真地投身工作。是一种不可救药的认真。有单位同事说,我拼命工作的样子许多男人都比不上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客套话,但在工作中,我倒是肯定忘了自己是一个女子的。从小就认真、好强,小时候偶尔考试不理想就会一个人哭,默默地努力,一定要在下一次拿个好成绩。工作之后如果事情没忙完,不需要领导要求,会自觉加班加点不顾晨昏地完成好再说。这样说起来,“认真”两个字也是骨子里的,不好改。心里的默认模式就是:既然做了,为啥不认真呢?工作时就认真工作,下厨时就认真做好每一道菜,写作时就认真写好每一段文字,哪怕拍照,也要拍出一片叶子最美好的样子。时间怎么都得逝去,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逝去,自己的生命也会多几分美好。

做事认真,对待友谊这样重大的事,更是不可能不认真。对于中国人早已习惯的“饭桌文化”,我把它分别称为“聚”或者“局”。“聚”多是自发的,于是畅快而愉悦。“局”多是无奈的,因此被动而无聊。在我的认知里,“聚”多一些,就离“真”近一些,离自由近一些。反之亦然。于是,对于“聚”,我不仅欣欣然前往,而且常常成为“主办方”,没有什么缘由,只是因为有些想念。而对于“局”,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的人物,都是兴致索然,如果确实不得已而为之,全程都觉得自己的表情麻木而生硬。

最陶醉的当然是和家人在一起,或者是在周末时光里陪80岁的老妈一日三餐,或者是在某个午后和侄儿侄女在一起,陪洺洺看一场他喜欢的电影,帮轩轩系上带流苏的头饰……这样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社会色彩,只是老妈心中孝顺的女儿,孩子们眼里深爱着他们的姑姑。这样的感觉很好。真的很好。

不知不觉已是50岁。二哥在他50岁那年,曾写过这样一段感言:“逝者如斯,半百蹉跎。方华年而离桑梓,至知命犹自琢磨。志高存远,常留书生之意气;穷且益坚,不堕松竹之高格。有腾蛟之时,辄临风以挥斥;或靡途之际,自扣壶以低歌。顾杳杳来路,栩栩如昨。虽存万千感喟,却只三五言说。信夫!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。或忙,身事于商贾,图妻儿之菽水;或暇,阅春秋以温史,读孔孟以养德。”我没有唐二先生这般的才气,但临文亦颇有惺惺相惜之感。“常留书生之意气,不堕松竹之高格”,能坚守如斯,夫复何求。

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来得有些突然,一场冰雪风霜过后,世界重新安静下来。那日出门,踩在厚厚雪地上的时候,好像忽然回到了童年,那个松花江边的村落,那个穿红格子棉袄的女童,那双懵懂无知却清澈简单的双眸……一转眼数十年光阴过去,红尘万变,但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不曾变化的内心,对这世界,宛若初见,可以把一枚晶莹雪花轻轻放在手心,看着她在阳光下一点点融化,心怀喜悦。

旧岁将逝,轻声道一句:你好,2021。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4

Trending Articles